10月28日下午3点半,在主教学楼C5报告厅,同济大学医学院陈岗教授受邀来我院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肺癌和胸腺瘤病理分类最新进展”的讲座。讲座由学院常务副院长金国华教授主持。各教研室、实验室相关专业教师及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讲座。 讲座中,陈教授就“肺癌病理分类及临床”和“胸腺瘤—病理诊断标准和争议”分别进行了阐述。主要介绍了①肺部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分类;②肺腺癌分类的新理论;③旧的BAC概念;④免疫组化标志物及靶向药物;⑤依据组织学类型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⑥晚期肺腺癌的一线化疗方案;⑦胸腺瘤的病理分类、诊断要点及良恶性判断等。陈教授的讲座临床诊断经验丰富,内容精彩,多次博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陈岗教授,复旦大学肿瘤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主任,上海市肺科医院病理科主任,擅长肿瘤病理学诊断,在胸部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分子生物学和转化医学研究方面有较深造诣,尤其是在胸部肿瘤(肺癌、胸腺瘤、间皮瘤、淋巴瘤、食管癌等)的组织和细胞病理学诊断和综合运用新技术进行鉴别诊断方面有独到之处。陈岗教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胸腺瘤临床病理分级(Ⅳ级)的建议和交界性胸腺瘤的概念和诊断标准;在世界上首先发现和命名胸腺瘤新亚型―促纤维组织增生性胸腺瘤;创立了纳米技术分离富集肺癌细胞的新方法;提出了非小细胞肺癌新亚型分类,参加制定肺癌病理分类国际标准。 |